目睹灿烂夏花,也迎来精美秋叶。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完成研究生期间的毕业实习。历时三个月的毕业实习虽短,但其中收获将受益终生。

“韧”之一字,意指柔软而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变形而不易折断,故古来亦有“坚韧不拔”一词形容意志坚定。而此处,我更想表达的是,直面失败、克服苦难、突破自我、坚持取得成功的韧劲。
诉讼律师的工作大致包括:对接客户了解案情并收集证据、进行法律检索搜罗正反观点、提前模拟庭审状况进行庭前准备、开庭。系列工作开展下来后,给法官呈现的将是一份逻辑缜密的说辞以及与之相辅的证据链。但是,律师仍会不可避免地收到一份与自己预想大相径庭甚至言辞间充斥着不合理倾向的裁判文书,而这个结果无疑是痛苦的。
首先,该结果意味着数次通宵达旦后的努力被否认;其次,为了避免再次犯错或争取继续代理,将必然要总结归纳被驳回的理由,并在现有材料中寻找突破点。但这看似精彩、听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其实将带来心灵上的疲倦。因为,为了完善原观点的说理或者寻找新的观点,将再次不断地重复翻阅相同的资料。然而,在第一次庭审已经全力以赴而且自认为把案件研究透了的情况下,上述行为所追逐的结果其实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而这不断尝试但又可能没有收获的行为也将导致斗志消沉,会给人带来主动放弃的疲倦感。而且,当裁判文书所给的理由并不充分及合理时,上述两方面的痛苦更会放大。
但是,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是律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而骨子里的韧劲将是抵御执业过程中所带来的痛苦的万里长城。一个律师之所以能不被否认所击垮并在否认中成长、保持自信,是因为韧劲使其弯而不折。一个律师之所以能在枯燥的重复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是因为韧劲使其意志坚定,不轻易放弃。

在实习期间,让我颇有感触的还包括律师助理应如何分配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私人生活时间的问题。思来想去,最后发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才是关键。然而偷工减料只会引来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解决的麻烦,因此通过大量的日常积累,结合案情,“套用”业已成篇的论证及观点,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途。
在我看来,“积累”在于勤,运用“积累”在于“总结”。只有多看细品已由合伙人修改好的类案文书、相同观点的裁判理由、相关学术文章,再通过科学的归纳方法,总结各种观点的论证方式、思维逻辑,才能成功“套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这也有助于庭审时必要的临时发挥以及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
在学校,法律的教授方向更着重于法条的理解、法条间的衔接与适用,但往往很少涉及相关案件事实应提供什么证据予以证明。比如《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然而要提供什么证据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这是课堂上的教学盲区。再比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但老师并不会告诉你即使未满六个月仍可通过电话咨询法官案件的进展情况。这些种种需要在实务中不断探索、学习。因此,若想课堂所学落到实处、抽象的法律得以适用,进行法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十分感谢毛德龙博士、顾芳律师的信任。本次实习与之前的实习经历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一,我能全程辅助执业律师跟进案件,从而得以亲身体验律师的工作方式、生活节奏;第二,我能参与案件的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成长。我坚信经历了本次实习,我将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